在地下礦井作業這一充滿挑戰的領域,巷道的穩定性至關重要。傳統的監測方式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安全與高效生產需求,而地下礦井數字孿生結合3D建模的技術,正開啟毫米級巷道變形監測的新時代。
要實現毫米級的巷道變形監測,精確的數據采集是基礎。
激光掃描技術
高精度激光掃描儀如同地下礦井的“精密眼睛”。它能夠快速獲取巷道表面的海量點云數據,這些數據的精度可以達到毫米級別。例如,通過多次掃描同一區域,可以捕捉到極其微小的巷道表面起伏變化,為后續的3D建模提供了豐富且準確的基礎數據。
光纖傳感器網絡
在巷道壁內和周圍地層中布設光纖傳感器網絡。這些光纖傳感器對巷道的應變、溫度等參數高度敏感。當巷道發生哪怕是微小的變形時,光纖中的光信號會發生變化,從而精確地反映出變形的程度。它們能夠實時、連續地監測,不放過任何毫米級的變形跡象。
數據融合與處理
將激光掃描得到的點云數據和光纖傳感器網絡獲取的數據進行融合。利用先進的算法對這些多源數據進行處理,去除噪聲并提高數據的準確性。例如,通過對不同時間點采集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,能夠更清晰地識別出巷道變形的趨勢。
構建高保真3D模型
基于處理后的數據構建地下礦井巷道的3D模型。這個模型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外觀呈現,而是精確到毫米級的數字孿生體。它能夠準確地反映出巷道的形狀、尺寸以及內部結構,并且隨著監測數據的不斷更新而實時演化。在這個模型中,任何毫米級的變形都會直觀地顯示出來,無論是巷道壁的微小凸起還是凹陷。
變形趨勢預測
利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算法對3D模型中的數據進行分析。通過對歷史數據和實時數據的學習,這些算法能夠預測巷道變形的趨勢。例如,當檢測到某一區域出現毫米級的微小變形時,系統可以根據周邊巖石的力學特性、巷道的受力情況等因素,預測這種變形是否會持續擴大,以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發展速度。
風險評估與預警
根據變形趨勢分析的結果,對巷道的穩定性進行風險評估。一旦發現變形可能會引發安全風險,如即將達到臨界值導致巷道坍塌,系統會立即發出預警。這種預警是基于毫米級的精確監測結果,能夠為礦井作業人員提供足夠的時間采取應對措施,如加固支護、調整開采計劃等。
監控平臺展示
在礦井的監控中心,通過專門的可視化平臺展示地下礦井巷道的3D數字孿生模型。這個平臺可以實時更新模型中的數據,將毫米級的變形情況以直觀的圖像、圖表等形式呈現出來。工作人員可以從不同的角度、不同的層面查看巷道的狀態,就像擁有了透視能力一樣,能夠清楚地看到任何微小的變化。
移動終端訪問
借助云計算和移動技術,工作人員還可以通過移動終端(如手機、平板電腦)隨時隨地訪問巷道的3D模型和監測數據。即使不在監控中心,也能夠及時了解到毫米級的巷道變形情況,從而實現高效、及時的決策和管理。
地下礦井數字孿生與3D建模技術的結合,為巷道變形的毫米級監測提供了全方位的解決方案。它不僅提高了地下礦井作業的安全性,也為提高生產效率、優化開采計劃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,是地下礦井邁向智能化、安全化的關鍵技術。